一、湖南允许放生的水域

1、2016年03月16日,农历二月初恭逢释迦牟尼佛出家日,福建厦门市同安区梵天禅寺义工队代表十余人,在印玉法师的带领下于梵天寺天王殿前举行第三期放生活动。印玉法师带领大家依放生仪轨进行放生佛事,拈香主法,僧俗共同念诵《放生仪轨》。法师教导与会善信忏悔,并为放生的种类作皈依,发四弘誓愿,共同发心菩提行愿,救拔众生,祈福苍生,国泰民安。活动取得圆满成功。

2、佛法:弘法利生,珍惜物命,戒杀护生,无缘大慈。普贤行愿品曰:“众生至爱者身命,诸佛至爱者众生,能救众生身命,则能成就诸佛心愿”。

3、福建佛学院·学僧园地:人生梦(仁睿)

4、平地忽起一阵凉风,打在困倦的身体上,猛然一个冷颤。

5、远处传来的送葬声,渐渐近了。我呆在那里,若有所思,想到苏轼的《江城子》: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,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……”无垠的荒野上,萧瑟的北风,漫天的黄沙,鸟儿盘旋在空中咕咕哀鸣,暗红的芦苇杆此起彼伏,挥洒的纸钱随风而落,扛棺之人,哭得晕厥……嗦呐声大了起来。“又有人倒下去了。”同学说道,我这才回过神来。定晴一看,眼前的场景竟与幻境相似,只不过少了漠北的漫天黄沙与纸钱。天气依旧阴霾,送葬的人缓慢地行走,一步一份哀思,一步一份想念。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嚎,就这样静静地走,静静地却让人不安。

6、多少棺木从这条路走过,每每看了让人心酸。曾经在梦中看见自己离亲人而去,他们为我哭泣,回想起一生,有太多不甘,竭力挣脱,醒来后已泪眼婆娑。欣喜,是梦!慨叹,如此真实!

7、人生就是梦的延长,在梦里人们无尽追逐,带着几许童真,几许梦想,几许执着。仰望那高不可及的山巅,如此神往。为求得内心那份满足,了却一切,向上攀爬。你得意于自己的追求,爬得身心疲惫,失去了童真。但高处风景美如画,挥泪洒汗继续前行。你爬得磨平了梦想,俯视脚下,欲做群雄翅楚,你仍留有一份执着。你带着美好的憧憬向前,只差一点点。岂料,刹那间,风云骤变,雷雨交加,沧桑起伏,善恶难辩,在黑与白之间无尽徘徊。无奈!一份伤感一份落寞,一声叹息后,跌落谷底,摔得体无完肤。

福建哪里放生公鸡最好,福建梵天禅寺圆满举行“爱心义工队”放生法会

8、人生如梦,转眼成空。就如水波般激荡过后,慢慢恢复平静。早知道是这样,如梦一场,你又何必苦心对人生充满想像。人生路各不相同,有的光彩夺目,有的暗淡无光,但无论怎样,最终还不是“一朝荒地土一堆。”

9、这一刻,墓中人梦醒了,但一切石沉海底,在自己的哭声中走来,却在别人的哭声中走去,难道,你的人生仅仅留下眼泪?锁呐声远去了,却留下在梦中继续游走的人们。人生这般如此可笑!

10、律宗文集:律宗在福建的弘扬

二、南京有放生池的寺庙

1、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,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,到了隋唐,以其崭新的风貌繁荣昌盛起来,形成了天台、华严、禅、净、密、律等中国式的佛教宗派。这些宗派大多在福建流行过,唐道宣律师所创的南山律宗就是其中之一。现将律宗在福建的弘扬,分三个时期略作介绍。

2、律宗从中原向南传播而进入福建后,在沿海一带得到迅速流行和发展,并逐步向闽北、闽西内地渗透,一直延续至宋,尤以唐代最为鼎盛。

3、弘律名僧辈出是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。在唐代,象宣志彦、弘则等律师就赫赫有名。据志书载,宣一律师不但精通《四分律》,而且躬履力行。广明年间,王审知在福唐(今福清市)设坛,延请律师临坛传戒,得戒者就有3000人之多[1];又有莆田灵岩寺(今莆田广化寺)的志彦,于景云二年,奉召进宫讲解《四分律》,睿宗对他大加称赞,并赐法号“聪明”[2];天佑二年,泉州刺史王延彬给弘则律师营造“建法院”,请他讲授律学[3],随他学律的人,尽得其旨[4]。他们深厚的律学功底从中可略见一斑。

4、到了五代,福建先后由闽国、吴越和南唐统治,社会相对安定,佛教因地方统治者的保护和支持而未受严重破坏。这时的律宗,虽不及唐代兴盛,但不乏敷扬宗义之师。如弘则的弟子良苑,也以律学教授门人,再传弟子洛彦、本敷,在律学研究上很有成就,声望极高[5];泉州东律袒膊院的袒膊和尚,毕生弘律[6];报劬戒律院的栖岑穷研毗尼、俱舍,梁贞明中开讲,听者如雨,被尊为“阐教大师”[7],都表明了五代的福建,律宗依然人才济济。

5、到了宋代,律宗人材仍有秀出。泉州观主院的敦炤律师,就是弘律僧中的佼佼者,只是和五代相比,弘律名僧稍减罢了。

6、总之,福建的律宗在唐五代以及两宋,基本上处于顺境,十分兴盛。

7、律宗至元代衰微。福建弘律僧人中,只有明代的樵云和明末清初的元贤名重一时。史志上有关他们的弘律情况是这样记载的:樵云律师,持律严谨,治律穷究,故僧众争相依止。律师还广为四众传授戒律,支提山远门禅师曾受戒于樵云,并从他学习、钻研律藏。憨山、元贤二大师“咸重师戒”[8]。值得一提的是,曹洞宗中兴宗匠元贤,亦致志于律学的复兴。崇祯七年,他应林之蕃等人及诸善信之请,在福州鼓山为四众说戒。清顺治三年,住建州(今闽北一带)宝善寺,除说戒外,还着有《四分戒本约议》和《律学发轫》。善巧说法的他,凡有开讲,“座下每多英衲”[9]。

8、这一时期的福建律宗,由于律学撰述散佚殆尽,虽有明末元贤等人致力于律学的弘扬,但仍是无法续接古德气运,更谈不上媲美于唐宋的成就。

9、中国佛教迈入近代之初,由于洋教的冲击,更是雪上加霜,危如垒卵。于是,革新佛教、复兴佛学运动蓬勃展开,大批爱国爱教僧俗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改变佛教不振的局面,福建也不例外。在近代的福建,因兴办僧伽教育成绩卓着及大弘经论而名留史册的僧人不少,但以弘扬南山律着称、戒行精严者并不多,其中惟弘一律师影响最大,深得缁素敬仰,故有必要详为介绍。

10、弘一大师认为,佛法兴衰,系于毗尼。因此,他遍研义净所译的有部律藏,以及从日本请回的南山三大部,深感南山一派,契合我国机宜,遂在佛前发专学南山律和弘律誓愿。从1932年至其圆寂,除一度应邀到青岛湛山寺讲律小住数月外,整整十年驻锡于闽南,以“不欲聚集多众”的独特讲律形式,进行弘律活动及着述。


参考资料